首页 > 风采展示

周红灵:恪守“大医精诚”精髓 为患者服务
来源:启东市妇联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18-08-08 阅读次数:

720430832629612681.jpg

周红灵,女,1975年6月出生,1996年8月参加工作,群众,本科学历,副主任医师,启东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。

父亲是一家卫生院的医生,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为病人治病,父亲的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得到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。父亲的言行及声望影响着她,使她对医生充满了崇拜之心。读高中时她就萌发了想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医生的想法,为此,她的高考志愿中填写的全是医学院。梦想终于实现了,1996年她走上了医疗工作岗位,至今也已经有了20多个年头了。她虽然不是党员,但始终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,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,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共筑中国梦指导思想,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严格要求自己,保持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,立足于本职,立足于社会,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、医疗咨询、卫生保健等服务。并且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、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,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。

工作上不怕苦、不怕累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。她视病人如亲人,想病人所想,急病人所急,把为病人解除病痛作为一种快乐。她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,随时方便患者联系,无论白天黑夜,还是节假日休息日,只要病人需要,随叫随到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曾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中午回家用餐时间,医院打来电话,一个17岁的脑瘫小孩持续抽搐数小时不止,鉴于目前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,大家都担心这个孩子可能因医治不好而引发医患矛盾,所以,启东多家医院都建议孩子转到外地大医院治疗,但家属因种种原因不愿意到外地就医,最终来到我们医院就诊,急诊医生接诊后请求专科会诊,来决定孩子的治疗,周主任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,撇下自己家的孩子,来到医院与家属充分沟通后,将小患者留在我院抢救治疗,很快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,没几天小患者就恢复到平时的状况而出院了。家属也免去了奔波到外地就医的痛苦。此时,虽然没有掌声、鲜花和红包,可是她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。曾经有一个家住农村的病人,家里十分贫困,妻子也因此抛弃了他,只留下一个在外地打小工的儿子。可屋漏还偏遭连夜雨,这个病人反复中风,并且因中风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,言语功能也严重受损,多次住院,使他的经济更加拮据,她以及同组的医生为这个病人凑了一部分治疗费,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。病人的儿子激动的热泪盈眶。

业务上精益求精。在神经内科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患者,这些病人常常都合并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衰、糖尿病、痴呆等多种疾病,病情复杂多变,这样对神经科的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了使病人得到更好的、更前沿的治疗,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,减少复发率。周主任总是不断的从各种途径吸取新知识、新观点,遇到专业会议、专家会诊,抓住机会将平时工作中的疑问向专家、教授们请教。在外出进修期间,除了在本科室干好自已的工作之外,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其他相关科室学习,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,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患者。

作为科室的一名管理者,周主任深知自已身上担子的重量和责任。自觉抵制卫生行业不正之风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和卫生行业良好行象。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,始终坚持清正廉洁、勤俭节约,做到勤政廉政身先士卒。始终坚持“人性化管理”的理念,要求科内人员做到,自已必定做到。带领科室人员微笑服务,严格诊治,刻苦钻研,团结协作,体现团队精神、创新精神,更好地服务于病人。

病人的信任、患者的微笑是对医者最大的鼓励,周红灵主任以及科内的成员恪守“大医精诚”的精髓,为民服务。